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闲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斫轮尝笑之。
而子得深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注释:
读书阁:指用来读书的楼阁。
书阁高几寻:书阁非常高,几寻是指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约等于三十厘米,所以书阁的高度可能超过三十米。
其高不可知:它的高度是无法测量的,因为它是如此的高。
但见读书人:只见那些在书阁中读书的人。
心与千古期:他们的心和千年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藉此闲旷地:凭借这个宽阔的地方。
端坐穷轩羲:他们端坐着像羲皇一样思考。
世尘飞不到:世俗的尘埃不能到达这个地方。
月霁光风吹:月光晴朗的时候,风吹动着光芒。
揭扁榜:挂起匾额。
字画天下奇:匾额上的字画是天下最珍贵的。
妙有指南处:这里有非常奇妙的指引之处。
世人那易窥:对于世人来说,要理解这些是非常困难的。
昔闻堂上声:我以前曾经听到过堂上的声音。
斫轮尝笑之:我曾经看到有人嘲笑这种行为。
而子得深省:然而你能够深刻地反省。
不觉糟粕遗:没有意识到那些被丢弃的东西的价值。
终日几案乐:整日在书桌前快乐。
舍此归其谁:除了这个地方,还有谁可以满足这种快乐呢?
译文:
书阁高不可测,它的高大无法测量,只能看见读书人在书阁中学习,他们的心与千年的历史相连。在这个宽敞的地方,他们端坐着,就像羲皇一样思考。世俗的尘埃不能到达这个地方,只有月光晴朗的时候,风吹动着光芒。挂起的匾额上有非常奇妙的指引之处,这是天下最珍贵的。对于世人来说,要理解这些是非常困难的。我听到过堂上的声音,看到有人嘲笑这种行为。然而你能够深刻地反省,没有意识到那些被丢弃的东西的价值。整日在书桌前快乐,除了这个地方,还有谁可以满足这种快乐呢?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吴伯丰所居的书阁,描绘了读书人的精神状态,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诗中的“读书阁”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知识、智慧和文化的源泉。通过描绘读书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知识和学习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对世俗世界的批判和反思,强调了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