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堂前五月风,吴樯蜀柁古来通。
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环连去不穷。
跃马孤城怜倔强,卧龙八阵想英雄。
凭阑千载兴亡事,何异邯郸一枕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题三峡堂》。下面逐句解读:
第1句:
诗句: 三峡堂前五月风,吴樯蜀柁古来通。
- 翻译:在三峡的堂前五月的风,自古以来吴地和蜀地的船就相通。
- 注释:五月,指夏季,通常指农历五月,此时长江流域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潮湿。三峡,指的是长江三峡地区,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吴樯蜀柁,吴地的船和蜀地的船,泛指古代长江上来往于吴蜀之间的船只。
第2句:
诗句: 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环连去不穷。
- 翻译:山峦如同厚重的肺部相互遮掩,水流好像环绕相连看不到尽头。
- 注释:肺(fèi),这里形容山连绵起伏的形状。重相掩,重复重叠的样子,形容山峦重叠,层层叠叠。环连,环绕相连。去不穷,去而不止的意思,表示河流蜿蜒曲折。
第3句:
诗句: 跃马孤城怜倔强,卧龙八阵想英雄。
- 翻译:跃起的战马可怜地停在一座孤独的城墙下,仿佛诸葛亮的八阵图令人怀念那些英勇的英雄。
- 注释:跃马,形容马腾空而起,勇猛的样子。孤城,孤独的城堡,比喻孤立无援之地。卧龙,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谋著称。八阵图,古代阵法之一,传说由诸葛亮发明,用于军事。
第4句:
诗句: 凭阑千载兴亡事,何异邯郸一枕中。
- 翻译:站在栏杆上眺望着千载兴衰的故事,这与邯郸枕中梦中的情景有何不同?
- 注释:凭阑,靠在栏杆上。千载,千年,形容时间很长。兴亡事,指历代的更替和兴衰。邯郸一枕中,源自《列子·周穆王》中的故事,说赵襄子在梦中见到美女,醒来后发现美人已在枕中化为蝴蝶,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长江三峡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诗歌。首联通过描绘五月的风和吴蜀船只的往来表达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颔联则通过“山”与“水”的比喻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以及河流的绵长;颈联通过“跃马”与“卧龙”的形象赞美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英勇;末联则是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实,将历史的兴衰与梦境相对比,寓意深远。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