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华表插无孤,雾散丹霞落雁湖。
洞窈不知红日过,峰危倩得白云扶。
人间谁道无蓬岛,天地分明有画图。
山鸟罔知人未醒,隔林款款唤提壶。
这首诗描绘了南雁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雨晴华表插无孤,雾散丹霞落雁湖。”这两句诗描述了雨后的景象。雨水洗净了湖面,使得湖上的浮萍如同插在湖中一样,显得格外清晰。雾气消散之后,湖面上的红色晚霞映照着雁湖,宛如一幅丹霞色的画卷。这里的“华表”可能指的是湖边的树木或者建筑,它们在雨后显得更加挺拔,仿佛是插在湖中的独立物体。而“雾散丹霞落雁湖”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美景的赞叹之情。
“洞窈不知红日过,峰危倩得白云扶。”“窈”在这里可能是指深邃、幽深的意思,而“峰危”则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非常险峻。诗人站在山巅之上,俯瞰着脚下的景色,却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他似乎被周围的美景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倩得白云扶”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景象,仿佛是在白云的支撑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第三句是“人间谁道无蓬岛,天地分明有画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他认为人间虽然没有真正的蓬莱仙岛,但天地之间分明有着如画般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蓬岛”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而“画图”则指代了这些自然景观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些美丽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是“山鸟罔知人未醒,隔林款款唤提壶。”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山鸟之间的和谐互动。诗人在山林中漫步,听到鸟儿在树林间欢快地鸣叫。他仿佛听到了鸟儿在呼唤他的酒杯(提壶)的声音。这里的“罔知人未醒”可能是指鸟儿并不知道诗人尚未醒来,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而“隔林款款唤提壶”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树林之间相互呼唤的情景,仿佛在邀请人们一同欣赏这美丽的山林风光。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南雁湖的自然景色展现得栩栩如生。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呼吁人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