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惟勤政,春秋有复雠。
园陵初谒汉,境土合归周。
连海沧波静,长江兵祲收。
庚申重立极,功与建隆侔。

【注释】

恭进:恭敬地献上。天保:即天宝,唐玄宗的年号(742-756)。惟:希望。春秋:指代时间。复雠:报复。园陵:皇帝的墓地。汉: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建立者。境土:指国土。合归周:指将收复国土。连海:指黄河。沧波:大海。静:平静。长江:指淮河。兵祲:指战乱。庚申:指建中靖国元年(1101)。重立极:重新确立政治制度。功与建隆侔:功绩与建隆年间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应庆历年间礼部试时所作。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至邓州,后来任陕西经略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有改革弊政、兴利除害之志,深得民心。

首联“天保惟勤政,春秋有复雠”二句,赞颂了宋太祖和宋仁宗皇帝的勤政与仁爱之心。“天保”指唐玄宗李隆基,“惟”表期望之意。“惟勤政”即希望皇帝能勤勉地治理国家,“春秋”则指时间的流逝。“有复雠”指对敌人进行报复。

颔联“园陵初谒汉,境土合归周”,赞扬了宋太祖统一中原、恢复疆土的决心,并以此表达了作者对宋朝统一天下、平定叛乱的渴望。“园陵”指南宋高宗赵构的灵柩停放之处;“汉”暗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周”暗指西周的建立者姬发。

颈联“连海沧波静,长江兵燹收”,描绘了当时黄河一带海面上的宁静景象以及淮河流域的战争硝烟已散去的情景。“连海”指黄河,“沧波静”形容海面平静无澜。“长江兵燹收”指淮河流域的战争已经结束,恢复了和平。

尾联“庚申重立极,功与建隆侔”,表示对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的景象的怀念。“庚申”是指公元1101年的农历正月初一,“重立极”意指重新树立起政治制度的典范,这里指的是庆历新政的失败;“建隆”是宋太祖年号的简称,“侔”是相等的意思。

范仲淹的这首挽词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昌盛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革的深刻认识,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