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厌纷拿五季馀,万兵朝遣暮还都。
虎头预卜清明旦,鳌足重开混一区。
天下归仁吾有道,日中为市尔无虞。
孤臣白首怀佳节,奠桂焚兰泪与俱。
【注释】
皇厌纷拿五季馀:指宋太祖赵匡胤,在五代时期,他先后平定了后周和南唐等国。万兵朝遣暮还都:指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将各地军队遣散。虎头预卜清明旦:指赵匡胤的先祖赵玄朗曾为宋朝开国立下大功。鳌足重开混一区:指赵匡胤统一中国。天下归仁吾有道:指赵匡胤以仁义治国。日中为市尔无虞:指赵匡胤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孤臣白首怀佳节,奠桂焚兰泪与俱:指赵普虽年事已高仍忠心辅佐赵匡胤。
【译文】
正月四日
皇帝厌倦纷乱的战乱,五季余波未平,
朝廷大军奉命出征,一天之内即返回京城。
先祖赵玄朗曾经为宋朝开国立下大功,
如今我辈有幸再次见到太平盛世。
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当政者也有治国之道,
百姓们中午时分就能过上安稳生活,无需担忧。
我作为一介孤臣,到了晚年依然怀抱着佳节,
我在这里为先祖奠酒焚香,流下悲伤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北宋建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赞颂。全诗通过描述赵匡胤统一中国、实行仁政、稳定民生等事迹,表达了对宋朝繁荣富强和人民安定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赵普对宋朝政权的支持和忠诚。
“正月四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者对赵匡胤的历史功绩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赵匡胤在五代时期曾经平定了后周和南唐等国的战争,使得中原地区得以安宁,为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作者认为赵匡胤是“天下归仁吾有道”的英雄。
“万兵朝遣暮还都”描述了赵匡胤的军队在一天之内返回京城的景象。这表明了赵匡胤治下的安定局面,使百姓能够享受到和平的生活。这也暗示了赵匡胤的仁德统治和高效治理能力。
“虎头预卜清明旦”指的是赵匡胤的先祖赵玄朗曾经为宋朝开国立下大功。这里的“虎头”是对赵玄朗的赞美,而“预卜清明旦”则意味着赵玄朗的功绩已经预示了宋朝的未来。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宋朝政权的认同和支持。
“鳌足重开混一区”进一步强调了赵匡胤统一中国的伟大成就。这里的“鳌足”比喻赵匡胤如同巨鳌一样强大,能够重新开启混乱的中国。这也表明了作者对宋朝政权的赞扬和期待。
“日中为市尔无虞”则是对百姓生活的祝愿。这里的“日中为市”意味着人们能够在中午时分安心购物,不必担忧其他事务。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宋朝政治清明和民生安定的祝福。
整首诗还通过描绘赵普等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对宋朝政权的支持和忠诚。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心怀故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忠诚和奉献精神也是诗人所赞赏和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