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烟痕向晚横,登临聊复上重城。
湖边汇泽流千派,望里长峦翠一桁。
归楫江皋频错认,怀人天末最关情。
散愁商隐还乘兴,只恐风波愁转生。
【注释】:
- 洞庭晚望七首,即《登岳阳楼》。
-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
- 重城,二重城门。
- 千派,指长江水分流的无数条支流。
- 长峦翠一桁,青山如绿色的长带一般。
- 归楫江皋频错认,意思是船夫频频地在江边辨认方向。
- 天末,指遥远的天边。
- 散愁商隐还乘兴,意思是商隐乘兴散去忧愁。
- 只恐风波愁转生,意思是只怕风波又引起新的愁苦。
【译文】:
西塞山的烟痕向晚横斜,登上高处再登上二重城。
湖边的河流分出无数的支流,远望里青翠的山峰如一道屏障。
归船时在江上频频地辨认方位,思念的人最让人心烦意乱情思难平。
散去心中的愁绪乘着酒兴更高兴,只怕风浪又将愁情引出来。
【赏析】: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公元760年(大历五年),当时作者因避安史之乱,由长安往江陵,经洞庭湖一带,登岳阳楼而作。诗中抒发了他虽遭乱世颠沛流离之苦,却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全诗结构缜密,层次清晰,感情充沛,风格沉郁顿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