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柳栽从蜀郡移,宫中诸柳不能垂。
只缘草木根灵异,非是乾坤雨露私。
轻似行云清似水,软于吹絮细于丝。
风流可爱如何比,最是风生月上时。
【注释】
灵和殿:唐玄宗的御书房。蜀柳:即垂柳,生长在四川一带,枝条柔长,随风摇摆,故名。
栽从蜀郡:指从四川移植而来。
乾坤雨露私:意谓天地间雨露之恩不偏不倚,公平无私。
轻似行云清似水:形容柳条轻而柔,如行云般飘逸,如清水般清澈。
软于吹絮细于丝:比杨柳的柔软,比柳絮的细软。
风流可爱如何比:用“风流”二字来形容柳树的风姿绰约、美丽动人,再也无法与其他事物相比。
最是风生月上时:最是,最为;风生月上,指春风拂面、明月当空之时,此时柳树最为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前四句写柳的外形特点,最后两句则以风起月明之际来突出柳的风采。
首联说:“此柳栽从蜀郡移,宫中诸柳不能垂。”蜀柳原产于四川地区,生长迅速,姿态优美,其枝条柔软,随风飘荡。它之所以被移植到皇宫之内,是因为皇宫中的其他树木无法与之媲美。这里既赞美了蜀柳的风姿,又表达了诗人对皇宫中其他树木的不屑一顾。
颔联说:“只缘草木根灵异,非是乾坤雨露私。”这一联进一步赞美了蜀柳的风姿。诗人认为,蜀柳之所以能够如此优雅地摇曳风姿,是因为它拥有神奇的草木之根。这与天地间的公平无私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写柳的特点:“轻似行云清似水,软于吹絮细于丝。”这两句将蜀柳的轻盈、清新、柔软等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用行云、清水、吹絮、丝线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蜀柳的形态特征,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柳林之中,感受到了它的风姿绰约。
尾联写蜀柳的风韵:“风流可爱如何比,最是风生月上时。”诗人用“风流可爱”一词来形容蜀柳的风姿绰约,再也无法与其他事物相比。这里的“风流”并非指其外貌,而是赞美蜀柳的气质高雅、风度翩翩。而“最是风生月上时”,则是点明了这一时刻的独特之处——春风拂面、明月当空,此时的蜀柳更是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这首诗通过对蜀柳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姿与气质。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将蜀柳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