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祇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
梅梁殿
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祇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
注释:
- 太极初时欠一梁:太极,指宇宙之初的元气或天地未开之前的状态,也泛指事物的根本。“欠一梁”比喻太极尚未完全展现其完整形态,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漂流偶见石城傍:漂流,指水流冲刷,使物体随波逐流。石城,形容坚硬如石的城墙。“石城傍”可能是指某座古老的石建筑旁边,也可能是泛指坚固的屏障或庇护之所。
- 曾闻禹庙还如此:禹,即大禹,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相传他治水有功,被尊为夏朝的创立者。此处提到“禹庙”,可能是指纪念禹帝的神庙或祠堂。“曾闻禹庙还如此”意指在民间流传的关于禹庙的故事或传说依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显示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
- 可见川祇欲效祥:可见,意为能够看到、能够感知。“川”在这里指的是河流,而“祇”是助词,表示强调。“效祥”意味着模仿吉祥的事物或现象。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某种自然景观或环境,其中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或祝福。它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共生、美好愿景的追求。
- 不但千年无朽蠹:不但,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即不仅仅是……的意思。“百年无朽蠹”意思是历经数千年仍完好无损、不被虫蛀,体现了古代建筑或文物的卓越品质和长久寿命。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及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自信的高度认同。
- 能令满殿有芬香:能令,意为能够使……得到满足或成就。“满殿有芬香”形容一种芬芳四溢、香气袭人的氛围或场景。这句诗可能是在描绘某个场所或活动,其中充满了浓郁的香气,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 要将盛事传来世:“将”在这里是一个动词,表示将要发生或呈现的意思。“传”是传递、传播的意思。“盛事”指的是盛大的事件或节日。“传来世”暗示着这些美好事物将会被世代相传、永续不断。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记忆。
- 画出梅花十丈长:画出,即创作、绘制的意思。“梅花”指的是梅花树或者梅花图案。“十丈”是数量词,表示长度。“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延伸、伸展的意思。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幅以梅花为主题的画作,画面上梅花枝繁叶茂、花朵鲜艳夺目,仿佛要延伸到十丈之外。这样的作品往往富有诗意和画意,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历史文化背景的描写和对传统美德的赞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