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观明月双溪水,遍倚清风八咏楼。
但见遗踪留婺女,安知故宅在升州。
文章至好虽堪羡,节行全亏亦可羞。
看得齐梁相禅际,只宜称隐不称侯。

沈约宅

饱观明月双溪水,遍倚清风八咏楼。

但见遗踪留婺女,安知故宅在升州。

文章至好虽堪羡,节行全亏亦可羞。

看得齐梁相禅际,只宜称隐不称侯。

诗句释义

  1. “饱观明月双溪水”:诗人通过观赏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双溪上的景象,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2. “遍倚清风八咏楼”:形容诗人在夜晚时分,倚靠在八咏楼上,感受着微风带来的清爽,享受着宁静的氛围。
  3. “但见遗踪留婺女”:此处指诗人看到一些古老的遗迹或痕迹,仿佛这些痕迹是婺女(传说中仙女之一)留下的,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4. “安知故宅在升州”:诗人通过想象和推测,想知道这些遗迹是否真的与某个故宅有关,表达了一种探求真相的渴望。
  5. “文章至好虽堪羡”:尽管诗歌作品本身可能并不完美,但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思想仍值得赞赏和尊敬。
  6. “节行全亏亦可羞”: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有缺陷,即使是才华横溢也会感到羞愧。
  7. “看得齐梁相禅际”:这里指的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齐、梁两代之间的政权更迭是一种常态,不必大惊小怪。
  8. “只宜称隐不称侯”:诗人认为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应该追求隐士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名利。

译文

观看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双溪上,我倚靠在八咏楼的清风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平静。但我只见到一些古老的遗迹和痕迹似乎被美丽的婺女所留下,却不知道那些故宅究竟在哪里。虽然我的文章和诗歌写得非常好,但如果连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都没有,也是让人感到羞耻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齐梁两代之间的政权更迭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应该对此感到惊讶。因此,我认为只有那些懂得隐退的人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而不应该是那些追逐权力和名声的人。

赏析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自然之美为背景,通过观察和联想,引出对人性、道德、历史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

《沈约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度的作品。它通过简单的文字,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