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第宅斗鲜妍,最是江家宅可怜。
路上行人争指处,桥边遗迹尚依然。
南冠辞住长安日,北客归来建邺年。
惜此屋庐还似旧,不知曾读黍离篇。

诗句原文:

青溪第宅斗鲜妍,最是江家宅可怜。

路上行人争指处,桥边遗迹尚依然。

南冠辞住长安日,北客归来建邺年。

惜此屋庐还似旧,不知曾读黍离篇。

注释:

  • “青溪第宅”:指的是江总的住所,位于青溪附近的豪华宅邸。
  • “斗鲜妍”:形容其建筑华丽,色彩鲜艳夺目。
  • “江家”:特指南朝时期的江姓家族,这里指的是南朝梁代的江令。
  • “可怜”:表示该住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人感到哀伤和可惜。
  • “路上行人”:指的是过往的行人。
  • “争指处”:形容这个地方非常引人注目,人们都争相指着它。
  • “桥边遗迹”:指的是桥梁旁边的遗迹,暗示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
  • “南冠”:古代的一种帽子,用来表示囚犯的身份。“辞住长安日”:指的是在长安(今西安)居住的日子。
  • “北客”:指北方来的客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 “建邺年”:指的是建邺(今南京)的时间,诗人可能在建邺居住过。
  • “屋庐”:指的是房屋。“还似旧”:意味着房屋看起来和从前一样,没有受到破坏。
  • “黍离篇”:指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黍离》,诗中表达了对失去亲人和国家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总宅的描写,展现了古代豪门大宅的豪华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珍视。通过对不同朝代文人的居所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遗产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