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久不眺寒城,平楚遥知一望清。
老杜颇慵看白谷,大王惟爱写黄庭。
剪裁花柳春刀尺,错综江山帝纬经。
终待幅巾同远望,逃他天械与天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及作用,评价诗歌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情感、意境、形象、语言、手法等,然后结合着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次韵养源双溪阁野眺”这一句是第一句,诗人在雨后很久没有去观看那寒冷的城墙,平展的楚地远远望去十分清晰。“老杜”指的是杜牧,“白谷”是指杜甫,“大王”则是李白的别号,“写黄庭”指书写《黄庭经》。“剪裁花柳春刀尺,错综江山帝纬经。”意思是说裁剪花柳的是春天用的刀尺,而错综排列着山河的则像帝王的纬经。“终待幅巾同远望,逃他天械与天刑。”意思是我等待将来有一天可以头戴幅巾一同远望,摆脱那束缚人的枷锁与刑罚。
【答案】
①雨过之后久未观赏城楼,远处楚地平展,遥看十分清晰。②用“白”字形容杜甫,用“王”字形容李白。因为杜甫有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即杜甫;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诗人以裁剪花柳的春刀尺比喻自己创作《黄庭经》的笔法,以错综排列的江山比作经纬交错的纬经,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技法。④诗人渴望能头戴幅巾,与友人一同远望,摆脱束缚人的一切枷锁与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