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
衣食相驱迫,遂师田舍翁。
每当春蚕起,不敢怠微躬。
晨兴督家人,留心曲箔中。
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
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
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
家赀已典尽,厥费犹未充。
乃知楮法坏,流毒刀兵同。
苍天此何人,血面诉难通。
弃蚕满坑谷,行当歌大东。
预忧儿女曹,凛洌当严风。
我穷何足道,四海关吾胸。
赤子已露立,视天犹梦梦。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桑贵有感(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
- 我年老体衰,违背时代潮流,生活困顿,已十年。
- 衣食相驱迫,遂师田舍翁。
- 每当春天蚕茧成时,不敢怠慢,勤奋工作。
- 每天黎明起床,督促家人,留心田间的桑树苗。
- 因为无田园,只能仰赖购买桑叶来维持生计。
- 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
- 怎么会想到桑叶突然变贵了,以至于中途陷入贫困。
- 桑叶价格暴涨到了三倍、甚至三倍以上,价格飙升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 家赀已典尽,厥费犹未充。(乃知楮法坏,流毒刀兵同。)
- 家中钱财已经抵押一空,但花费仍然不够。
- 由此认识到古代的纸币制度已经崩溃,连带的流弊也影响到兵器和战争。
- 苍天此何人,血面诉难通。(弃蚕满坑谷,行当歌大东。)
- 苍天啊,是谁在这样对待百姓?他们被迫放弃蚕桑,满坑满谷的蚕茧。
- 在这样的困境中,百姓们只得唱歌歌颂汉朝的大业。
- 预忧儿女曹,凛洌当严风。(我穷何足道,四海关吾胸。)
- 提前忧虑孩子们会受苦,因为他们必须经历严峻的考验。
- 自己虽然贫穷,但这些都不值得说,因为国家还有四关需要面对。
- 赤子已露立,视天犹梦梦。(赤子可教,其谁曰不然。)
- 孩子们已经开始站立起来,但他们对于未来仍然充满迷茫。
- 即使是最纯真的孩子也能被教育引导,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经济困难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作者对桑叶涨价的无奈、家庭的窘迫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传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同时,通过对“弃蚕满坑谷”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在艰难时期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感情深沉,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