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
寻执宪于衡,复得刘元城。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诗句】
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
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
寻执宪于衡,复得刘元城。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译文】
我曾在天台山游玩,偶然得到陈公的画像。
因为您被贬到此地,所以将您的画像悬挂在祠堂之中。
后来您担任过监察御史,我又有幸见到了您。
您用公家的名义撰写文章,所以我将您的画像挂在了书房中,每天早晚都能见到您。
但我无法被这画像所束缚,只是随意想象将来有一天能够与你相伴。
陈公的面色庄重而坚决,这种性格使得他在道德上更加高尚。
陈公的性格非常和易,他敢于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是像陈公这样坚持正义的人,就像腐烂的草一样,永远不会衰老。
你应当选择其中一位作为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使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通过赞美两位历史人物陈公和刘公,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诗人首先回忆了自己曾在天台山游玩时偶然得到陈公画像的经历,以及因为陈公被贬至此地而产生的敬意。接着,诗人又提到自己曾有机会在监察御史任上见到陈公,并称赞陈公的品行和学问。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公和刘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都是品德高尚、坚守正义的人,值得后人学习。整首诗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