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云边更看松,风流王谢旧行踪。
不知谁继诸贤后,夜半来听六寺钟。
【注释】
别云门:诗人在告别友人云门山时写的一首诗。王谢:南朝宋、齐时代,琅琊(今属山东临沂)王珣、谢安是当时的名士,世称“王谢”。六寺:指晋代建康(今南京)的南郊六座佛寺:建初寺、栖玄寺、法云寺、灵根寺、善和寺、宝迹寺。
【赏析】
此诗作于唐大中五年(851)。诗人辞别云门山,归途中写下此诗,表达他对云门山风景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写诗人离别友人之后,回头再望云门山,只见那白云缭绕之中的松树依旧苍翠挺拔。“回首”二字,道出了诗人与云门山的深厚感情,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次句写诗人离开云门山后,想到昔日风流儒雅的王谢二族,他们的足迹已经消逝,而自己却依然在世间徘徊。“旧行踪”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对王谢诸贤的追思,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第三句写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从寺庙传来的钟声,不禁想起了王谢诸贤。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更通过钟声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王谢诸贤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云门山为背景,通过对云门山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王谢诸贤的追思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