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肥蔬解甲,坡暖竹添丁。
物态俱自得,人痴终不醒。
独行宁愧影,真懒遂忘形。
巢燕归何晚,柴门风为扃。

诗句释义

  1. 雨肥蔬解甲,坡暖竹添丁。
  • 这两句描述了植物在雨后得到滋养,蔬菜变得更加饱满,竹子因为坡上的暖风而生长得更加茂盛。这里的“蔬”和“竹”都是植物,而“解甲”和“添丁”则形容这些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1. 物态俱自得,人痴终不醒。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美。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都得到了它们应得的恩泽,而人类却常常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无法理解这种美。
  1. 独行宁愧影,真懒遂忘形。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独处时的自我反思。他宁愿独自前行,也不愿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失去自己的样子或者身份。
  1. 巢燕归何晚,柴门风为扃。
  • 这两句描绘了燕子归来的场景,以及诗人紧闭柴门的情景。这里的“巢燕”指的是归来的燕子,而“扃”则是关闭的意思。

译文
雨后的田野变得肥沃,蔬菜长得更丰满,竹笋因为坡上的暖风而生长得更加茂盛。万物都在享受着自然的恩泽,唯独人类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无法理解这种美丽。独自行走的时候,宁愿感到羞愧,也不愿意忘记自己的形象。巢中的燕子归来并不晚,我紧闭柴门,让风声成为我家的标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雨后农田、竹林和燕子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同时,诗中的“宁愧影”和“真懒遂忘形”等词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自我认知的重视。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