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深藏批敕手,短筇斜倚作诗肩。
有时极目愧辽汉,兴在孤鸿落照边。
【注释】
- 长袖深藏批敕手:指病榻上闲看诏敕。2. 短筇斜倚作诗肩:形容病后拄着短筇靠在床边,有时写诗作画。3. 极目愧辽、汉:意谓在辽、汉之间极目远望。4. 孤鸿落照边:指鸿雁南飞,落日映照的边陲景象。
【赏析】
《宋史·文苑传》记载,黄庭坚“以文章冠天下”。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据宋人周密《浩然斋雅谈》:黄庭坚“平生喜为歌诗……每一篇成,必使子弟习之,号‘庭坚体’”可见他的创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宋史》本传说:“公(黄庭坚)尝曰:‘诗文别是一家,时辈效之,自成风俗,吾不肖,未能与此’。”这反映了他的谦虚态度和对当时诗坛风气的看法。这首诗是诗人病中偶得闲暇而写的。前两句是说:袖子里藏着批改诏敕的文件,手肘下撑着一根竹杖;有时倚着它来写些小诗。“极目愧辽、汉”,指在辽、汉之间极目远望。“孤鸿落照边”指孤雁在落日的映照之下,向南飞翔,落在边疆的边陲之地。
这首诗是作者因病卧床休息时的即兴之作。首句“长袖深藏批敕手”,形象地表现了黄庭坚平时勤于政事、埋头批阅公文的情形。“短筇斜倚作诗肩”,则描绘了他在病中拄着拐杖靠在床头写诗的情景。“有时”两句写诗人因病不能远游,只能极目四望。“极目愧辽、汉”是说自己在辽、汉之间极目远望。“兴在孤鸿落照边”则是说他的兴致在于看到孤鸿在落日余晖中向南飞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虽因病不能远游,但心情依然开朗乐观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