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喜声伯谪还
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注释:
- 喜声伯谪还:喜声伯被贬后返回。
- 寸心明:内心明朗,指对政治形势有了清晰的认识。
- 客泪初收恨亦平:客人的眼泪刚落,心中的恨也平复了。
- 岂有安危关一疏:难道有什么危险或安全是与一封奏疏有关吗?
- 不知流逐到诸生:不知道他会被流放至各州郡做官。
-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钱塘江上的船只仍然在等待,玉枕山前的建筑还没有建成。
-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在田间劳作的人还有忠诚的心,他也不只是为了名声而活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喜声伯被贬后的复杂情感。喜声伯在被贬之前,曾向皇帝进献过一份重要的奏疏,这份奏疏的内容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国家的命运,因此被皇帝视为威胁,从而遭到了贬谪。然而,喜声伯在被贬后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和信仰。
诗人通过对喜声伯被贬后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深深同情和理解。喜声伯在被贬后,依然保持着一颗清明的心,没有被外界的压力所动摇。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变得消极或愤世嫉俗,而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追求名声和地位,更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即使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这首诗通过描绘喜声伯被贬后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