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常瞻榜上名,识公初向凤凰城。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
诗句原文:
龙虎常瞻榜上名,识公初向凤凰城。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挽词是苏轼为他的好友、门生韩康公所作的哀悼诗。诗人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韩康公深深的怀念之情。
“龙虎常瞻榜上名”中的龙虎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榜上名”则暗示了韩康公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成就。这句诗不仅赞扬了韩康公的才能和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他过去辉煌成就的回忆和怀念。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毛遂和晏婴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臣,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赞美了韩康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前辈的敬仰之情。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两句诗描绘了韩康公的智慧和才华。玉书通常象征着智慧和知识,而拔宅则有超脱世俗、高远志向之意。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韩康公智慧和远见的赞赏,同时暗含了他未能实现自己抱负的遗憾。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一句,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韩康公离世后的哀思。这里的“清风伴月明”既寓意着韩康公生前清高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也暗示了他的离去使得这个庭院更加显得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韩康公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诗人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韩康公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这位门生和朋友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