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元知薄,功名敢自期。
病侵强健日,闲过圣明时。
形胜轮台地,飞腾瀚海师。
江湖虽万里,犹拟缀声诗。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骨相”是咏物,即以竹为题,借竹来喻人之品格。“骨相元知薄”,诗人自谦其人骨气不足,志向不高;“功名敢自期”,“功名”是诗人的抱负所在;“病侵强健日”,“强”指人的体质,“健”指人的健康;“闲过圣明时”,“圣明”指皇帝。此二句言自己有高远之志而未实现,因身体多病而未能得用。
【答案】
译文:
骨气的质地本来就知道它很薄弱啊,我自己的功名又怎么敢自许呢?
我的疾病侵袭着强健的日子,我闲居无事而过上了圣明天子的时代!
那形状优美的地方就是轮台,我又岂能在瀚海之中飞腾?
江湖虽然遥远万里,我仍然想作诗缀声于江湖之间。
赏析:
《骨相》是咏物诗。诗人借咏竹以自况,表达了自己虽身有残疾却志不可夺、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全诗分三段。前四句写自己骨气不足、志向不高,但又有壮志不减的气概,与后四句中“病侵强健日,闲过圣明时”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后四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最精警之处。首二句点出咏物的主旨。“骨相元知薄”中的“骨相”是咏物,即是以竹为题,借竹来喻人之品格,诗人自谦其骨气不足以称道,而自比其骨气更薄。然而诗人并未因此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咏物:“功名敢自期”。诗人说,功名事业不敢自满自大地自诩。为什么呢?因为“功名”是诗人的抱负所在,他不能不为之努力追求。“病侵强健日”两句写诗人因病体虚弱,无力再做大事,只能过着闲居无事的生活。“闲过圣明时”,则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仍在努力挣扎的可贵精神。这两句既说明诗人有崇高的追求和抱负,同时也表明诗人有顽强不拔的意志。
“形胜”二句,是说诗人身处的环境条件虽好,但仍不能使他有所作为,他只能像轮台一样默默地存在,像瀚海一样的飞腾。这里“形胜”二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环境条件优越,虚写诗人志存高远,无法施展才华,因而只能默默无闻地存在。诗人用这两个字,既写出了他的处境,也表现出他不甘寂寞的性格。
末联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虽身有残疾,但志不可夺,仍然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尽管前途茫茫,但他仍将不懈地追求。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把竹子比作人,通过竹子来比喻人的气质品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艺术手法在唐诗中是很少见的。
名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炯评曰:《骨相》一诗,从咏物入手,借咏竹抒怀,将咏物与咏史相结合起来,借咏竹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