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月挂团璧,松风号急滩。
孤灯经院晓,残雪醮坛寒。
剩欲闲扶杖,何妨醉堕冠。
诗成兴不尽,万里跨青鸾。
【注释】
1.天庆:指天庆寺。天庆寺,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2.团璧:圆形的美玉。
3.松风号急滩:松树的风吹过急流的滩头。
4.经院:僧院。
5.醮坛:祭祀坛。
6.剩欲:将要。
7.闲扶杖:闲暇时手执拐杖。
8.堕冠:落帽。
9.青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此处代指书信。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天庆寺的七绝。诗人清晨来到天庆寺,见天色尚晚,便借景抒怀,写下这首诗。全诗意境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流畅,是写景抒情的好作品。
首联“萝月挂团璧,松风号急滩”,描绘了诗人所见景色,以明月、团璧、松风、急滩四物入诗,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所游之地的自然景物和气氛。“团璧”、“急滩”均为天庆寺的标志性建筑,用这些事物入诗,既点明了地点,又渲染了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萝月”二字,则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颔联“孤灯经院晓,残雪醮坛寒”,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通过“孤灯”“经院”“晓”“寒”等词语,描绘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残雪醮坛寒”一句,更是将作者所见到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颈联“剩欲闲扶杖,何妨醉堕冠”两句中,作者用“剩欲”“闲扶杖”等词语来描写自己当时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尾联“诗成兴不尽,万里跨青鸾”则是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期许,希望借助自己的笔力,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自己。
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天庆寺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此外,此诗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