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谯夫子,今年一出无。
万缘随梦断,百念与形枯。
云护巢松谷,神呵煅药炉。
凭高应念我,白首学徵租。

青城大面山中有二隐士,一曰谯先生,定字天授,建炎初以经行召至扬州,欲留之讲筵,不可拜通直郎直秘阁,致仕今百三十馀岁,巢居崄绝人不能到,而先生数年辄一出至山前。

注释1:青城,地名,在四川省灌县。

注释2:大面山,即蒙顶山,在四川名山县。

注释3:二隐士,指谯先生和姚太尉平仲。

注释4:一曰,指谯先生。

注释5:定字天授,是说谯先生的姓氏及字号。

注释6:建炎初,指北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年)。

注释7:经行,指游历。

注释8:召至,指被征召。

注释9:留之讲筵,指留住讲学。

注释10:拜,指拜见。

注释11:通直郎,指官职。

注释12:直秘阁,指官位。

注释13:致仕,指退休。

注释14:今,现在。

注释15:巢居崄绝,指隐居生活。

注释16:崄绝,形容险峻难于攀登。

注释17:骑骏骡逸去,骑着健壮的骡子逃跑了。

注释18:靖康初,指靖康元年(1126年)。

注释19:夜将死士攻贼营,指夜间率领壮丁攻打敌人军营。

注释20:骑骏骡逸去,骑着健壮的骡子逃跑了。

注释21:建炎初所在揭榜以观察使召之,指高宗建炎初年发布告示征召他做观察使。

注释22:竟不出,表示始终没有出来。

注释23:淳熙甲午,指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

注释24:乙未,即淳熙六年(1179年)。

注释25:乃或见之于丈人观道院,指有时能在丈人观看到。

注释26:亦年近九十,指他的年纪将近九十岁。

注释27:紫髯长委地,指胡须紫色且长长的垂在地上。

注释28:喜作草书,指喜欢写草书。

注释29:盖皆得道于山中云,指大概是他在山上得到了道家的秘诀。

注释30:偶成五字二首,指偶然写成五言诗两首。

注释31:托上官道人寄之,指请上官道人来代为寄送。

注释32:谯先生,这里指姚太尉平仲。

注释33:今年一出无,指今年不再外出了。

注释34:万缘随梦断,百念与形枯,指一切杂念都随着梦想破灭、身体枯萎而消失。

注释35:云护巢松谷,指云雾环绕着巢松谷。

注释36:神呵煅药炉,指神仙在炼丹炉中呼风唤雨。

注释37:凭高应念我,白首学徵租,意思是站在高处思念着我,白发苍苍仍学习征收租税的事。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两位隐者深深敬仰之情的五言诗。诗中描绘了两位隐者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