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
江如青弋险,山似白盐孤。
路尽还登岭,林开忽见湖。
草堂无复识,流涕想规模。
舍北望牛头山,山有延胜寺,先太傅书堂在焉。六年前尝泛小江往游寺,焚于睦寇书堂无复存矣。
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
【译文】
我在舍北远眺牛头山,山上有座延胜寺,那是太傅曾经住过的地方。六年过去了,我曾在秋天泛舟前往那里游览过。但如今那里已被睦州强盗烧了,太傅的书斋也不复存在了。
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
【注释】
太傅:这里指李太白(李白字太白)。书堂:书房。“书堂”是古代官宦、文人的住宅或读书处,相当于现在的书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太白当年读书处的情景。太白在长安时,曾与贺知章、王之涣、崔宗之等结为“逸人”之交,并称“谪仙人”。他曾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比:“大鹏飞兮振羽,中条跃兮腾渊。”这两句诗就是写自己像“鹏”和“猿”一样,飞向了理想的彼岸。
第二句写他当时所处环境。太白少年时就喜欢游山玩水,对自然景色有着敏锐的感受力。第三句说,他登上牛头山,眺望着延胜寺的青山秀水。第四句写延胜寺的险峻,突出其幽静。第五句写山势如白盐峰孤耸入云。第六句说,登到山顶后,突然看见一片开阔的树林,而湖就在树林中,仿佛是故意藏了起来。第七句说他来到湖边,只见草堂依旧存在,可已无人了。第八句抒发他对昔日环境的怀念之情。
诗中“路尽还登岭,林开忽见湖”二句,描写了诗人登山越岭、穿林见湖的经过。“路尽”,即道路尽头的意思;“林开”,指树林分开的意思。“忽见”,意为意外地发现了。此诗用笔极为简炼,寥寥数语,就把牛头山的形势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