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
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积愤凭谁豁,孤忠只自嗟。
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
【注释】
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
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积愤凭谁豁,孤忠只自嗟。
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
【赏析】
《纵笔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一首。
“天道何时定”,写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天道”即天命,指时运。“何时定”,意为:时运何时能够平定?“人生固有涯”,写人生有限。诗人以“人生固有涯”起句,意在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迎接挑战。
“壮年行出塞”,“壮年行出塞”,诗人用“壮年行出塞”作比,抒发其志向与抱负。“行”字突出了诗人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出塞”,指的是出征边关。诗人以“壮年行出塞”作比,抒发其志向与抱负。“出塞”,指的是出征边关。诗人以“壮年行出塞”作比,抒发其志向与抱负。
“晚岁病还家”,写诗人晚年生活境况。“晚岁”,指老年。“还家”,回家,回到家乡。诗人以“晚岁病还家”作结,表达他一生奔波劳累、忧国忧民的悲怆心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积愤凭谁豁”,写诗人内心郁愤难抒。“积愤”,指长期积聚的怨愤。“凭谁豁”,意谓:请有谁能开导排解?“孤忠只自嗟”,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孤忠”,指忠诚。“自嗟”,自我感叹。“孤忠”是指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自嗟”,则表现了他的孤独和苦闷。诗人以“孤忠只自嗟”作结,抒发自己内心郁闷的无奈与痛苦。
“今朝茅屋底,隐约闻霜笳。”写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今朝”,指现在。“茅屋底”,指简陋的住房。“隐隐约约听到外面传来了寒风中的号角声,那是边疆将士吹奏的笳声。诗人以“今朝茅屋底”作结,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