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
谈理一家说,蠹民千载忧。
横流当有自,独立岂相仇。
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诗句释义】
瞿昙起:指佛祖释迦牟尼(即如来,梵文为Dharmakāra),在佛教中被认为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西域:指中国西部的西域地区,这里泛指远方或异域。老氏:指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故又称为李聃,又称老聃,道教尊称太上老君。奋中州:奋,奋发有为的意思。中州:中原地区,这里泛指中国。谈理一家说:指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蠹民千载忧:蛀虫般地侵蚀民众几千年的忧虑。横流当有自:洪水泛滥时总有其原因,这里比喻社会乱象往往有其根源。独立岂相仇:独自站立的人难道会相互仇视吗?垂世诗书在:流传后世的诗书知识还有很多。儿童勿外求:小孩子不要到处寻求外面的知识,应依靠内在的学习。
【译文】
佛祖从西方极乐世界来到中州,儒道两家的思想各有侧重但并无冲突。社会上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人们深入思考并找到解决办法。社会乱子总会自己暴露出来,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立场,就不怕别人来攻击。诗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小孩子不需要去外面寻找知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作品。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歌风格雄健奔放,语言流畅自然,富有艺术感染力。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佛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特点。佛家讲究修行,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慈悲;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长生不老。这两种思想虽然有所不同,但却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接下来两句则揭示了社会的混乱现象,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性的贪婪和愚昧。这些分析都非常深刻,让人深思。
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作者认为,只要坚守正义,就不会受到他人的攻击。而诗书中的智慧则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这里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修养的必要性。最后一句则是一种劝诫和期望,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秋夜纪怀三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歌。它通过对佛家和道家思想的探讨,对社会现象的剖析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