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寺楼出,江平沙渚生。
牛羊下残照,鼓角动高城。
寒至衣犹质,忧多梦自惊。
群胡方斗穴,河渭几时清。
秋风渐起,落叶纷飞,寺楼在木叶的点缀下若隐若现;江面平静如镜,沙渚映入眼帘。
牛羊缓缓行过余晖中的大地,而远处鼓角声声,催人奋进;寒风袭来,衣料依然坚韧,而忧心忡忡,夜梦惊魂。群胡斗其力,河渭几时才能清?
此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季节变迁、人物活动、以及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且富有哲理的画面。
注释:
- 秋晚二首:指这首诗和那首诗。
- 木落:树叶飘落。
- 寺楼:寺院的楼阁。
- 江平:江河平静如镜。
- 沙渚:沙洲。
- 残照:夕阳的余晖,这里指傍晚的景色。
- 鼓角:古代军队中用以报警或发号施令的乐器。
- 高城:高大的城墙。
- 衣犹质:衣服还很硬挺。
- 河渭:黄河和渭河,这里泛指河流。
-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宁静与哀愁交织的画面。诗中“木落寺楼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时节树叶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而“江平沙渚生”则展现了江水平静如镜、沙洲映入眼帘的美丽景色。然而,诗句中的“牛羊下残照”却透露出一丝凄凉之感,似乎暗示着夕阳下的牛羊显得有些疲惫。同时,“鼓角动高城”一句,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股紧张而激昂的气氛。
诗歌还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如“寒至衣犹质”,既写出了寒冷天气带来的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河渭几时清”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的担忧,反映了他对于时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此诗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诗歌文化的机会。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