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耋光阴短,南讹日月长。
松枯宜倒壑,龟老惯支床。
寂寂三升稷,悠悠百本桑。
饥寒犹肮脏,何术砭吾肓。
幽居初夏四首
大耋光阴短,南讹日月长。
松枯宜倒壑,龟老惯支床。
寂寂三升稷,悠悠百本桑。
饥寒犹肮脏,何术砭吾肓。
注释:
- 大耋:年老的人。
- 南讹:这里指南方的方言或习俗。
- 松枯:松树枯萎。
- 倒壑:形容山谷深广。
- 龟老:乌龟衰老。
- 寂寂:安静。
- 三升稷:三升米,泛指少量的粮食。
- 悠悠:长久、漫长。
- 百本桑:一百棵桑树。
- 饥寒犹肮脏:饥饿寒冷依然像被脏物覆盖,比喻生活贫困而艰难。
- 砭吾肓:用针刺激治疗,比喻寻求解决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心境。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首句“大耋光阴短”,以大耋(长寿老人)自比,感叹时光短暂。接着,“南讹日月长”,以南讹(南方方言或习俗)来形容时间的长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颔联“松枯宜倒壑,龟老惯支床”,描绘了松树枯萎和乌龟衰老的情景,以此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衰老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寂寂三升稷,悠悠百本桑”,以粮食和桑树的数量来比喻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辛酸。
尾联“饥寒犹肮脏,何术砭吾肓”,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饥饿寒冷依然像被赃物覆盖一样,比喻生活贫困而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寻找解决之道的无奈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贫困艰难的深刻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