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
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
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
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注释:通过经书来研究文字的训诂,讲解字词时注重声音和形态)
  • “通经”指的是深入研读经典文献《易经》。
  • “训诂”是训释文字、解释字义的过程。
  • “讲字”指讲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
  • “极声形”即强调语言的声音和形态。
  1. 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注释:尽管心中满是忧愁,但岁月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双鬓)
  • “未尽”意味着还未表达完或尚未完全表达。
  • “寸心苦”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 “双鬓青”描绘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即随着时间推移,人的鬓角逐渐变白。
  1. 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注释:恐惧如同面对战场一般紧张,尊敬如同在朝廷上一样庄重)
  • “临战阵”形容面对困难或危机时的紧张状态。
  • “敬若在朝廷”比喻做事认真严肃,像在朝廷上的官员那样有责任心。
  1. 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注释:这些是我家族的事情,你们年轻人要认真聆听)
  • “此是吾家事”表明这是家族的重要事务。
  • “儿曹”是对年轻一代的称呼,意指家族中的孩子们。
  • “细听”表示认真听取,不要忽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展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风貌。首句“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强调了学习经书和汉字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言辞理解的影响。第二句“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流逝时光的感叹。接下来三句“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则展示了诗人对孩子的期望和对家族事务的重视。最后一句“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则是对家族传承的嘱托,强调了教育和学习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整首诗不仅传达了父亲的教导理念,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传统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