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池容斛水,垒石效遥岑。
鸟喜如相命,鱼惊忽自沉。
风来生细籁,云度作微阴。
便恐桃源近,无人与共寻。
这首诗通过描写假山小池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凿池容斛水,垒石效遥岑。”这两句诗描绘了水池的形状和布局。水池被凿成方形,可以容纳大量的水,而周围的石头则模仿远处的山峰,形成了一种山水相依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水池和石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力。
“鸟喜如相命,鱼惊忽自沉。”这两句诗描述了水池中的鸟儿和鱼儿的反应。鸟儿看到水池中的水时,似乎非常高兴,仿佛是在相互约定一样。而鱼儿看到水面上突然冒出的水花,也会感到惊慌失措,立刻潜入水底。这两句诗通过对鸟儿和鱼儿的反应,展现了水池中生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风来生细籁,云度作微阴。”这两句诗描述了风和云在水池中的表现。当风吹过水面时,会发出细小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美妙。而当云彩经过水池上方时,也会投下一片片阴影,为水池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两句诗通过对风和云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便恐桃源近,无人与共寻。”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担心自己所处的环境过于接近桃花源,以至于没有其他人与他一起探索和享受这种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对桃源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假山小池的自然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富有诗意和美感,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韵律和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