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湖山路,天教脱絷羁。
蝉声入古寺,马影度荒陂。
樵唱时倾耳,僧谈亦解颐。
偏门灯火闹,不敢恨归迟。
注释:
- 萧散湖山路 - 描述湖边小路的景色,显得空旷而自由,仿佛没有拘束。
- 天教脱絷羁 - 表示自然或环境的力量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被解脱了束缚。
- 蝉声入古寺 - 描述了蝉鸣声传入古老寺庙中的情景,增添了一丝宁静和古朴的氛围。
- 马影度荒陂 - 指马儿在荒芜的田埂或池塘边行走,给人一种荒凉而又自由的美。
- 樵唱时倾耳 - 当樵夫在山林间劳作时,歌声时而飘来,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
- 僧谈亦解颐 - 僧人的谈话也足以让人开怀大笑,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轻松与快乐。
- 偏门灯火闹 - 描述寺庙的偏房(即非主殿的地方)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 不敢恨归迟 - 表达了作者虽然不愿错过欣赏风景的机会,但同时也担心回家晚了,因此感到有些遗憾。
译文:
游山四首
湖边的小路如此萧散,仿佛被自然的天意所释放,摆脱了一切束缚。
蝉声悠扬传来,穿过古老的寺庙,为这荒凉之地平添了几分生机。
马儿在荒陂上奔跑,留下一串串足迹,映衬出一种荒凉而自由的美。
樵夫的歌声时常响起,让人不由自主地侧耳倾听;僧人的谈话也总能让人忍俊不禁,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洒脱。
寺庙的偏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照亮了这片宁静的夜空。
尽管不想错过这美丽的景色,但也担心回家晚了,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湖边小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感觉。同时,通过描绘蝉声、马影、樵夫歌声和僧话等元素,营造出了一种古朴、自由、生动的画面。最后,对寺庙偏房的灯火描写,不仅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性,也让整首诗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整体上,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美的宁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