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忽八十,古来应更稀。
我存人尽死,今是昨皆非。
爱酒陶元亮,还乡丁令威。
目前寻故物,惟有钓鱼矶。
【注释】
癸亥:即元和十二年,唐代宪宗时。初冬:孟冬。开岁:新春。忽八十:忽然八十岁,意谓年高寿考。古来应更稀:自古以来,这样的人应该更少了。我存人尽死:我活着,别人都死了。今是昨皆非: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的反面。陶元亮:陶渊明,字元亮的诗人。还乡:归乡。丁令威:传说中的神鸟名,相传为汉代方士丁令威变化而成,能飞翔于云霄之间。矶:岩石上的石穴或岩礁,多用于钓鱼。
【赏析】
《癸亥初冬作》,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作者初度晚年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年事已高,慨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后半部分写自己对陶渊明、丁令威的景仰和怀念之情,以及在故居寻觅钓矶的经历。全诗以“初冬”为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慕之情。
开篇两句点出时间:“癸亥初冬”,交代了时间;“开岁忽八十”,则点明岁月不饶人,感叹人世无常,人生易老。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年迈的感慨与无奈。
“我存人尽死,今是昨皆非。”这两句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还活着,而别人都已经死去了,今天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不再是昨天的样子。这里的“今是昨皆非”,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爱酒陶元亮,还乡丁令威。”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陶渊明和丁令威的怀念。诗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希望像陶渊明一样,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丁令威则是传说中会飞的大鸟,象征着自由和超然。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丁令威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最后两句“目前寻故物,惟有钓鱼矶”。这是诗人对自己故居的回忆。诗人在初冬时节,来到自己的故居寻找过去的旧物,却发现只剩下钓鱼矶还在。这里的“钓鱼矶”既是现实的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陶渊明等古人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