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念遗民,常情重老人。
馈浆烦郡府,分胙愧乡邻。
穫稻黄云卷,舂粳玉粒新。
膨脝自摩腹,一笑欲忘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家居三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清世念遗民,常情重老人。
馈浆烦郡府,分胙愧乡邻。
穫稻黄云卷,舂粳玉粒新。
膨脝自摩腹,一笑欲忘贫。
注释:
- 清世:指清明的世道,也即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 遗民:古代指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无法安居的人。
- 常情:一般的情感或者常态。
- 馈浆:赠送酒浆。
- 郡府:指地方官府。
- 分胙(zuò):分享祭品,这里特指分食祭肉。
- 媿(kuì):惭愧。
- 穫稻:收割稻谷。
- 黄云卷:形容云彩的颜色。
- 舂粳(jīn):舂米,将稻米加工成米粒的过程。
- 膨脝(zhǒu qiàn):身体膨胀,这里形容吃得很饱的样子。
- 摩腹:用手抚摸肚子,形容吃得非常满足。
- 一笑:指微笑。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对故乡田园生活的写照。诗中的“清世”,意味着作者身处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欣慰和自豪的环境。接着,“常情重老人”表明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心,体现了一种淳朴的社会风尚。
“馈浆烦郡府,分胙愧乡邻。”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府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邻里的愧疚。官府送来酒水,而自己却未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这让作者感到惭愧。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礼仪观念,即尊老爱幼和邻里间的相互帮助。
接下来的“穫稻黄云卷,舂粳玉粒新。”则是对丰收景象的描绘。稻谷成熟,云朵般的稻浪翻滚,稻谷金黄,颗粒饱满。这两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最后两句“膨脝自摩腹,一笑欲忘贫。”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吃到这么丰盛的食物,他感到非常满足,甚至忘记了贫穷。这里的“膨脝”一词用来形容肚子因为食物而膨胀,形象地描绘了吃得非常饱的状态。而“一笑欲忘贫”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美食面前的快乐和满足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