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初秋夜赋二首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译文
北斗星已经快要消失在夜空中,银河也显得暗淡不再流动。
我在半梦半醒之间徘徊,感到一室的萧瑟和秋天的氛围。
我越老越尊重儒家学问,但闲暇之余依然为国家的忧虑而担忧。
谁说生命的长短不重要?然而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随它去吧。

赏析
《初秋夜赋二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第一首以“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深秋时节的景象。北斗星逐渐西沉,银河也不再那么明亮,这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接着,“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感受到的窗外的萧瑟气氛,以及自己辗转反侧的睡姿和感受到的秋天的凉意。这里的“萧瑟”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第二首则转入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反映了陆游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则是诗人的一种豁达态度,他虽然关心生死大事,但也能放下心中的执念,接受这个事实。这种超然的心态体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是研究陆游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