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
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
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
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
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
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
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
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
注释与赏析:
- 残年垂八十:描述了诗人高龄已至八旬的境况,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 高卧岂逃名:表明尽管年岁已高仍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逃避名声。
- 泥巷多牛迹:描绘了乡村小巷中频繁的牛行留下的痕迹,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和质朴。
- 茅檐有碓声:提到家中简陋的屋檐上常有舂米的声音,反映了农家的日常劳作场景。
- 炊菰觞父老:在传统节日或家庭聚会时,老人享用菰(俗称茭白)制作的美酒,展示了亲情和尊老的传统美德。
- 煮枣哺雏婴:在孩童时代,常常有母亲煮红枣给婴儿食用,这不仅是营养需求,也是亲情的传递。
- 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虽然被派遣到边疆,但诗人内心渴望重回故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归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陆游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悟。诗中的每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