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
露气房栊冷,砧声岁月遒。
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
闻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
以下是对《初秋夜赋二首》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释义:《初秋夜赋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组诗,共有两首。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在初秋夜晚的所见所感。第一首以“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开头,描绘了夜晚的天气和景色;第二首则以“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结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译文:在炎热的夏天过后,秋天终于来临了。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凉爽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月光透过窗子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在这样的夜晚里,我常常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注释关键词:
炎熇
:“灼热”或“酷热”,这里指夏天的高温。未伏
:古代计时法,表示夏季的最后一天。清绝
:形容空气清新,与炎热的夏日形成鲜明对比。新秋
:新的秋季,意味着秋天的到来。露气房栊冷
:指夜晚的露水打湿了门窗,使得室内也感到凉爽。砧声岁月遒
:砧声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岁月悠长。悲蛩
:即蟋蟀。古人常用来象征凄凉、悲伤的氛围。草根
:蟋蟀常在草根处鸣叫,因此这里的“草根语”指的是蟋蟀的声音。孤磷
:一种昆虫,通常在夜间活动,发出微弱的光。竹间流
:萤火虫在竹子之间飞舞,发出微弱的光芒。飞蝗暗百州
:描述蝗虫大量繁殖,危害庄稼的情景,暗指国家的动荡不安。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秋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种情感贯穿于整首诗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
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例如,“悲蛩草根语”中的“草根语”不仅指的是蟋蟀的鸣叫声,还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孤磷竹间流”中的“孤磷”则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这样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有趣。
《初秋夜赋二首》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