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见诸老,从容闻至言。
马非求路寝,木岂愿牺尊。
卧起数椽屋,啸歌三亩园。
人生正应尔,云梦不须吞。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的归隐生活,后四句则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感想。“马非求路寝”,意思是说,我并非是追求富贵名利的人。“木岂愿牺尊”,意思是说,我并不是贪图享受的人。“卧起数椽屋,啸歌三亩园”,意思是说,我每天只是睡醒之后起来打扫打扫屋子,唱唱歌、吹吹箫罢了。“云梦不须吞”,意思是说,我的人生正应该如此。

【答案】

译文见上。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闲适心境以及归隐山林、安享自然的志趣。首联点明主旨:“畴昔见诸老,从容闻至言。”这两句是全篇的总纲,也是全诗的核心。“畴昔”指从前,“诸老”泛称前辈贤士,“从容”指平缓而自得的样子。诗人回忆以前曾与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辈们交往,他们谈笑风生,畅叙平生,谈论到一些人生哲理时,都显得从容不迫,意态悠然。诗人以“从容”二字概括这种神态,十分传神。“至言”,指高深的道理和有益的言论。“马非求路寝,木岂愿牺尊”,诗人认为,他追求的不是富贵利禄,也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卧起数椽屋,啸歌三亩园”,这句的意思是说他虽然过着简陋的生活,但是很自在。“三亩园”,即《论语·阳货》中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用来表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卧起”,形容诗人的生活习惯,即白天睡觉,晚上起床。“数椽屋”,是说诗人住的是一间茅草盖的屋子。“啸歌”,本指长啸咏叹,这里是诗人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三亩园”,是指诗人在郊外的一片菜地,也就是他的庄园。“啸歌”,即指在庄园里吟诗作赋,弹琴唱歌。“云梦”在这里是比喻的意思,指诗人所追求的闲适生活。“云梦”,出自《楚辞·九章·涉江》:“云梦雨,宁信此?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后来人们便用“云梦”来比喻梦境。“云梦不须吞”,意思是说,我的人生正应该如此;我的人生并不需要去吞食那些虚幻的梦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