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地播宿麦,饭牛临野池。
未能贪佛日,正恐失农时。
矻矻锄耰力,勤勤祝史辞。
嘉平得三白,吾饱岂无期。
【注释】
- 垦:耕种;播:播种。
- 饭牛:喂牛。
- 临野池:靠近野外的水池。
- 佛日:指太阳,佛教语“佛”和“日”谐音。
- 祝史辞:祈祷神祇的文告。
- 嘉平:唐玄宗年号(公元713年—741年)。
- 三白:指禾穗上长有三颗白色的芒刺。
- 吾饱:指丰收后我吃穿不愁。
【赏析】
这首诗写农民在农忙时节的辛勤劳动,抒发了农民对丰产的企盼之情。全诗四句,可分为两层意思。前两句写种麦,第三四句写祈雨。后两句是总结,希望收成好,粮食丰富。
首联点题,说明这是农忙季节的一天。“垦地”二句承上启下,说明是在田里种麦。“未能贪佛日”,意思是说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呢。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农事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勤奋的精神风貌。
颔联写祈求天公赐予丰收。“正恐失农时”,是说怕错过了最适宜的耕种时机,“失农时”与“贪佛日”相呼应,表现出了农民对农时的珍重。
颈联写农民劳作的情景。“矻矻锄耰力,勤勤祝史辞。”意思是说农民正在用锄头刨土,用锄把扶犁。“勤勤”两字写出了农民耕作的勤劳。“祝史辞”指祈祷神灵,希望得到丰收。
尾联写农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嘉平得三白,吾饱岂无期。”意思是说盼望着秋天能有个好收成,这样我的吃穿就不会发愁了。“三白”是指庄稼长出白穗子,是丰收的标志。“吾饱”是说有了丰收,我就不会挨饿了。“岂无期”是说这种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此诗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于丰收的向往,同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