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呻吟里,园庐寂寞中。
家贫忧酒券,才尽畏诗筒。
陂水潴犹满,山苗穫欲空。
儿孙更力作,勿愧禹遗风。
【注释】
(1)身世:指自己的处境。呻吟:悲苦地叹息。
(2)园庐:园林住宅。寂寞中:冷落、荒凉之中。
(3)家贫忧酒券:家里贫穷,害怕借不到钱。
(4)才尽畏诗筒:才华用尽,怕写不出诗来。
(5)陂水:池塘的水。潴(zhū):积滞。
(6)山苗:指农田的庄稼。穫(hè):收割。
(7)禹遗风:指大禹治水的功德。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破产农民悲惨生活和处境的诗篇。全诗共八句四十六字,每一句都以“身世”、“园庐”、“家贫”、“才尽”等词开头,反复叠咏,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音调。
首句“身世呻吟里”,就点出诗人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不得不长声叹息,自诉其悲愁。次句“园庐寂寞中”,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生活的凄凉景象。园庐本是诗人安身立命之所,如今却成了“寂寞”之境,这就更突出了诗人的孤苦无依。三、四两句“家贫忧酒券”,写诗人为贫困所苦,担心借不到钱;而“才尽畏诗筒”,则表明诗人已穷于应付日常琐事,连写作诗歌的才能也用完了。这种种不幸遭遇集中地表现了诗人的悲凉境遇。
五、六两句“陂水潴犹满,山苗穫欲空”,具体写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陂是池塘,水满则溢,这里比喻农民因欠租被逼得家徒四壁。山苗是农田庄稼,收获后,颗粒归仓,说明农民连种子也没有剩下。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农民的穷困,而且把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最后两句“儿孙更力作,勿愧禹遗风”,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大禹治水为榜样,希望他的儿孙们不要辜负祖先的大业。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对儿孙们的殷切期望,正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可奈何的哀叹。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又流露出他对农民苦难命运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艰苦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