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少人迹,屋低便老人。
炉红得清坐,酒绿慰孤斟。
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
人间固多难,感慨不须深。
夜坐
地僻少人迹,屋低便老人。
炉红得清坐,酒绿慰孤斟。
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
人间固多难,感慨不须深。
注释
- 地僻少人迹:地方偏僻,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此。
- 屋低便老人:房子矮小,适合老人居住。
- 炉红得清坐:火炉燃烧的通红,让人感到温暖。
- 酒绿慰孤斟:用美酒安慰孤独的人。
- 吠犬惊飘叶:狗叫声惊飞了飘落的树叶。
- 栖禽换暗林:鸟儿在昏暗的树林中栖息。
- 人间固多难:人间本来就有很多困难和苦难。
- 感慨不须深:不要过度感慨。
译文
夜晚坐在一个偏僻地方,很少有人经过。房屋矮小,非常适合老人居住。火炉燃烧的通红,让人感到温暖。我用美酒安慰孤独的人。狗吠声惊起飞走了树叶,鸟儿在昏暗的树林中栖息。人间本来就有很多困难和苦难,不要过度感慨。
赏析
这首《夜坐》是一首表达诗人独自在偏僻地方静坐深思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一、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孤独、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哲理的领悟。诗中的“人间固多难”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与忧虑,而“感慨不须深”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二、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狗吠”、“飘叶”、“暗林”,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情感传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
- 语言精炼: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旨在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三、文化内涵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抒发,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诗词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体现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夜坐》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