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扫石黛,江流涨曲尘。
春晴不终日,老病动经旬。
竹密有啼鸟,村深多醉人。
东阡与南陌,处处寄闲身。

郊行

山色扫石黛,江流涨曲尘。

春晴不终日,老病动经旬。

竹密有啼鸟,村深多醉人。

东阡与南陌,处处寄闲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1. “山色扫石黛,江流涨曲尘。”
  • 山色扫石黛:描述了山的颜色如同洗刷后一般,清新自然。”石黛”指的是山的颜色,通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深沉、厚重。
  • 江流涨曲尘:形容江水上涨,带动了周围的尘土也一起涌动。这里的”曲尘”可能指的是因江水上升而扬起的尘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1. “春晴不终日,老病动经旬。”
  • 春晴不终日:春天晴朗的日子并不长久,意味着春天虽好,却无法持续整个日子。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叹。
  • 老病动经旬:由于年纪渐长和疾病缠身,使得这种短暂的美好更加珍贵。”经旬”指的是十天或半个月,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病情的加重。
  1. “竹密有啼鸟,村深多醉人。”
  • 竹密有啼鸟:描述了竹林中的鸟儿叫声密集,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村深多醉人:村庄深处常常有许多醉酒的人,可能指的是村民或者外来的游客。这里的”醉人”可能指的是那些沉醉于乡村生活的人们。
  1. “东阡与南陌,处处寄闲身。”
  • 东阡与南陌:提到了东西两侧的道路,可能是指村庄周围的小路或者是通往其他村庄的小道。
  • 处处寄闲身:表明诗人在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闲适之地,享受乡村的生活。这里的”闲身”可能指的是诗人放下世俗事务,找到心灵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