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携一小竖,徙倚望南山。
船笛为谁怨,溪云如我闲。
洲长归雁下,天迥暮鸦还。
安得一竿去,终年烟水间。

【注释】

野望:即《野望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间闲居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思。

偶携:偶尔携带。

徙倚:徘徊。

舟子:船夫。

怨:哀怨。

闲:悠闲。

洲长:江边的沙洲。

安得:哪里能够得到。

竿:竹竿。

终年:整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偶携一小竖”中的“小竖”,指小孩或童子。这里的“竖”字,可以理解为小孩或童子,也可以理解为小船或木筏。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指携带一个小小童子;但从诗意的角度来看,更可能是携带一个小木筏或小船,因为诗中提到了“徙倚望南山”,而“徙倚”又暗示了行走或游历的动作,所以这里的“竖”更有可能是一个木筏或小船,而不是小孩或童子。

次句“徙倚望南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偶尔携带了一个小木筏或小船,在山间徘徊着遥望着那遥远的南山。这里的“徙倚”和“望”都暗示了行走或游历的动作。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与自然亲密接触。

接下来三、四两句“船笛为谁怨,溪云如我闲”,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想象和思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船夫吹奏着笛声,似乎在向我问好;而眼前的溪云,仿佛也在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这里,“船笛为谁怨”中的“怨”,可以理解为抱怨或不满;而“为谁”则暗示了提问的对象。同时,“船笛为谁怨”也可以理解为船夫在向我问好。至于“溪云如我闲”,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这里的“闲”可以理解为悠闲自在,也可以理解为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洲长归雁下,天迥暮鸦还”,则将视角转向了远方。这里的“洲长”可能指的是江边的沙洲,也可能是指远处的山峰或者树林等。而“暮”则暗示了时间已经临近黄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洲上的长长沙洲上正有群雁归来;而天边的天空中,夕阳西下时乌鸦们也开始归巢了。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