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莽悠悠,东西本不谋。
阻溪因小涉,逢店得中休。
鸟没千山暝,蝉吟一院秋。
诗成还自笑,信笔愧冥搜。

【注释】

出户:走出门。莽悠悠:辽阔无边的样子。东西:指左右。本:从来。阻溪:在溪水中停留。因小涉:因溪水较浅而渡溪。逢:遇到,碰上。中休:即“中路休”,中途休息。一院秋:一片秋天的景色。诗成还自笑:写成了诗自己还要自嘲。信笔:随意写,不经心。冥搜:用心搜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居时所作,表现了一种闲淡恬静的意趣。

起句开门见山,直写自己出户闲行的情景。出户,出门。“出户”二字点明了题旨,为全篇定下基调,使读者感到这是一位隐士的闲适生活片断,从而也使人想到他的心境。“出户”二字,又暗含着一个“出”字,与“入室”相对应。“出”与“入”构成动静的对比。“莽悠悠”,是说四野广阔无边,茫茫苍苍,令人有无限之感。这里既点出了时间(黄昏),又暗示了人物的心情。“东西”两句,承上启下。本来,人总是要东奔西走的。但此诗人却“出户”“东西”,“本不谋”。这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深刻的哲理。它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迷惘和彷徨。“出户”“东西”,只是顺乎自然,随遇而安,并不刻意追求什么。这样看来,“东西本不谋”就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表述,更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态度。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继续写闲适之情。“阻溪”“逢店”,都是偶然的事,然而却足以引起作者兴味。“得中休”三字,不仅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而且也透露出他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性格。

第四句,由眼前之景转入心中之思。“鸟没千山暝”,以“鸟没”喻落日,以“千山”喻群山,以“暝”喻黄昏,用词工巧而贴切。这一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黄昏山水图,给人以宁静、幽远之感。“蝉吟一院秋”,也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一院秋”,点明时间是在秋季。“蝉吟”,即蟋蟀鸣叫。“秋”,点明季节。这两句写诗人独处一室,聆听蟋蟀悲鸣,欣赏秋夜美景,内心充满着感慨。“吟”,是鸣叫的意思。“一院秋”,说明不是在户外,而是独处一室;也不是在室外,而是坐在室内。诗人在暮色苍茫之中,听到蟋蟀的悲鸣,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于是不禁发出深沉的感叹:“诗成还自笑,信笔愧冥搜。”原来,诗人在写作的时候,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并没有深思熟虑,因而不免有些轻率。这既是对自己创作的评价,又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

整首诗语言朴素平易、清新流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充分地显示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世文人效仿的楷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