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坐中庭,三更月未生。
溯风凉醉颊,汲井濯尘缨。
草露沾衣冷,天河隔树明。
裴回不能睡,鼓角下高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夜坐中庭
萧散坐中庭,三更月未生(夜晚)
萧散:形容人闲散自在的样子
中庭:庭院
三更月未生:夜晚还未到三更,但月亮尚未升起
溯风凉醉颊,汲井濯尘缨(喝着清凉的水,洗去身上的尘埃)
溯风:逆着风
凉醉颊:使脸颊感到凉爽而醉倒
汲井:从井里取水
濯尘缨:洗掉身上的尘埃
草露沾衣冷,天河隔树明(草上的露珠沾湿了衣服,银河映照在树上)
草露:草上的露水
沾衣冷:衣服被露水打湿而感到冷
天河:银河
隔树明:银河映照在树上,显得明亮
裴回不能睡,鼓角下高城(徘徊不寐,听到远处的鼓角声)
裴回:来回移动
不能睡:无法入睡
鼓角: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下高城:声音传到了高高的城墙上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寥。同时,诗中的鼓角声又给这种寂静带来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