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还初服,明恩念老农。
方蒙镜湖赐,又忝渭川封。
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
霜天病益减,高枕听邻钟。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回到故乡,刚换上初服,就想起恩师念叨老农。
刚刚蒙受镜湖赐给的封邑,又惭愧地忝列渭川。
炊粟尚可支持日子,藏蔬足够抵御严冬。
在霜天里疾病减轻,高枕而卧听邻家报时钟。
注释:
- 故里:旧居或家乡,这里指作者的老家。
- 初服:初入仕途时的服饰,也指未出仕时的装束。
- 明恩:明白、知道恩情。
- 方蒙:刚刚得到。
- 渭川: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一带。这里是借用,泛指地方官职。
- 炊粟:做饭用的粟米,古代一种粮食。
- 支日:支撑日子,即度日如年。
- 御冬:过冬,这里指抗御寒冷。
- 病减:生病减轻。
- 高枕:高枕无忧,指安心休息。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乡和朝廷双重思念与感恩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
首句“故里还初服”表达了诗人回归故里的欣喜和对初入仕途时服饰的怀念。这里的“初服”既指诗人初入官场时的装束,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归乡生活的回忆和期待。
次句“明恩念老农”,则是诗人对朝廷的感恩之情的抒发。这里的“恩”是指皇帝的恩典和关怀,诗人以“念”字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的尊重,以及皇帝对农民的关爱。
第三句“方蒙镜湖赐”,则是诗人对镜湖赐予的封地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这里的“镜湖”是作者家乡附近的一个湖泊,诗人在这里用“方蒙”表示自己刚刚得到这个封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封地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镜湖的生活状态和感受。从“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可以看出,虽然生活简朴但自得其乐;从“霜天病益减”,“高枕听邻钟”则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朝廷的双重思念与感恩之情。这种情感深沉而又真挚,让人读后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