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释】
度浮桥至南台:从浮桥渡过,抵达南台。浮桥,即浮桥。南台,即指南台寺。
客中多病废登临:我因为疾病而无法登山。客中,客居他乡,这里指诗人在南方的住所。
九轨徐行怒涛上:九条铁轨缓缓行驶,如同怒浪冲上岸边。九轨,指火车轨道。铁轨,这里比喻江流。徐行,缓慢前行。
千艘横系大江心:上千艘船只横系在大江之中。千艘,众多船只的意思。系,连接、固定。
寺楼钟鼓催昏晓:寺庙里的钟鼓声催促人们迎接清晨和送走黄昏。寺楼,指寺庙中的楼阁。钟鼓,古代乐器,此处指寺庙中的钟和鼓声。
墟落云烟自古今:村庄与田野间的雾霭和烟雾仿佛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墟落,指村庄、田野。云烟,指雾气和烟雾。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尽管我已满头白发,但豪情壮志依然存在,醉酒时吹奏横笛,坐在榕树下。未除,保留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乘舟过南台寺的见闻感受。首联写诗人乘舟渡桥至南台的情景;颔联写南台寺铁轨如怒浪冲上岸边,船上千艘船只横系于江中;颈联写寺内钟声悠扬,山寺人烟稀少;尾联写诗人饮酒赋诗的情趣。全诗以“游”字为线索串连起来,结构谨严,层次分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此诗开篇即用“度浮桥至南台”一句交代了出游的地点及方式,点出了出游的主题;接下来便具体描写了出游的途中所见景物,“客中多病废登临”,点明出游的目的。接着又描绘出了南台寺的宏伟景象以及自己在此游览的感受。其中“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既写出了南台寺铁轨如浪涛冲上岸边,船只之多、之大,更写出了南台寺的雄伟气势;“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不仅写出了南台寺钟鼓声声、云烟缭绕之景象,更写出了南台寺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之深厚。最后又抒发了自己虽已年老却仍然怀有壮志豪情的情怀。全诗以“游”字为线索串连起来,结构谨严,层次分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