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亭挈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
黄阁相君三黜去,青云学士一麾来。
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听急雪,相思时取近书开。
【注释】
河亭:指临江的亭子。挈手:握着手。徘徊:来回走动。宁非有数哉:难道不是命中注定吗?黄阁:指宰相府。相君:丞相。三黜去:三度被罢免。青云学士:指翰林学士(即张魏公)。一麾来:一纸诏书来到。中原故老:指中原沦陷区的遗老。南岳:指南岳衡山,为纪念岳飞而建。新丘:坟墓。急雪:急风中飘落的大雪。相思时:思念的时候。取近书开:打开书信。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春与友人王嘉叟的唱和之作。
诗的首联“河亭挈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写去年春天在临江亭子上与友人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忧虑的心情,并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颔联“黄阁相君三黜去,青云学士一麾来”两句写张魏公三次下台,而自己才刚刚得到起用;诗人以此表示对朝廷人事的不满。颈联“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两句写中原沦陷区的遗老不知还有谁能继续抗金,而自己却只能到南岳衡山祭拜岳飞墓,表达出一种悲壮的情怀。尾联“火冷夜窗听急雪,相思时取近书开”,则以景结情,写出了诗人思念友人之情。整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沉含蓄,风格雄浑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