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崦重重不易寻,庖厨性命走山林。
但令有月同幽梦,更用何人识苦心。
流辈渐稀知死近,鬓毛无色觉愁侵。
平生自许忘情者,颇怪灯前感慨深。

【注释】

①云崦:深山。

②庖厨:厨师,指隐居山林的隐士。性命:指生活和生存。

③幽梦:指梦中所思。

④流辈:同辈人。

⑤鬓毛无色:鬓发已白。

⑥灯前感慨:在灯光下感叹人生。

⑦平生:一生。自许:自称。忘情:忘掉一切世俗之情。

⑧颇怪:很惊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感怀诗。首二句写诗人在深深的山林中寻访隐士,最后终于找到。后五句写诗人在与隐者闲谈中,对隐居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远离尘世的情怀。

“有感”是这首诗的题目。“有感”一词,表明了作者写作此诗的目的。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隐居生活的体会中,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所以,“有感”二字,既是诗歌题目,又是诗人情感状态的反映。

首两句是说,在深深的山中,很难找到隐士。这里“难”字用得十分贴切,它表达了诗人寻觅隐士之苦。“云崦重重”,是指深山重重;“不易寻”,则是指不容易找到。这一句是总起,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诗人写到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隐者。“庖厨性命”是说隐者的生活,他们过着清贫而自由自在的生活,像农夫一样耕田种地,像樵夫一样砍柴打柴。“走山林”三字更是点明了隐士们的生活环境——山林之中。“但令有月同幽梦”是说只要有月光,就和他们的幽梦一样,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这里的“幽梦”,是指他们的隐居生活。

“更用何人识苦心”的意思是说,还有谁能了解他们的内心呢?这一句是诗人的感慨,也是他对于隐者的同情和理解。

后四句是对隐居生活的进一步描绘。

“流辈渐稀知死近”,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同辈的人越来越少,他们逐渐意识到死亡的临近。“鬓毛无色”四字则是说,他们的头发已经变白,这更加说明了他们衰老的过程。“觉愁侵”三字是说,由于他们意识到死亡的接近,所以他们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忧愁。“平生自许忘情者,颇怪灯前感慨深”,这两句是说,我平生自认为是个忘情的人,但是,现在却很奇怪自己在灯火阑珊的时候,竟然会有那么多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生死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