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春生白帝城,俸钱虽薄胜躬耕。
眼前但恨亲朋少,身外元知得丧轻。
日映满窗松竹影,雪消并舍鸟乌声。
老来莫道风情减,忆向烟芜信马行。
诗句注释:
- 腊尽春生白帝城 - 这里的“腊尽”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腊月)结束时,春天到来。”白帝城”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地名(因白帝为古代蜀汉的君主刘备的别称,而刘备在历史上曾以荆州作为其根据地)。这句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 俸钱虽薄胜躬耕 - “俸钱”指政府官员的工资,“躬耕”则表示亲自耕作。诗人在这里强调尽管工资微薄(即“薄”),但比起不劳而获的农耕生活(即“躬耕”),他更愿意选择后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勤劳工作的价值认同。
- 眼前但恨亲朋少 - 诗人感到遗憾的是,现在能与亲朋共度时光的机会很少。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亲友相聚时光的珍视,或是对人际关系淡漠的一种感慨。
- 身外元知得丧轻 - “身外”通常指个人以外的事务,如家庭琐事、社会地位等。“得丧”则代表喜怒哀乐等情感状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个人的得失荣辱相对于更重要的东西(如亲情、友情等),都是微不足道的。
- 日映满窗松竹影 - 描述了阳光照射下,窗前松树和竹子的影子显得格外清晰。这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的品质。
- 雪消并舍鸟乌声 - “并舍”指相邻的住所、村庄,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或附近的环境。“鸟乌声”指的是鸟儿的鸣叫声,可能是在描述宁静祥和的自然环境。
- 老来莫道风情减 - 虽然年纪渐长,但诗人并不认为自己的风采或魅力会减少。这里的“风情”可以泛指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或魅力,是诗歌中常见的比喻用法。
- 忆向烟芜信马行 -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骑马在烟雾缭绕的田野上自由自在的情景。这里的“烟芜”指的是被烟雾笼罩的田野或乡村景色。
译文:
腊月结束春天来到白帝城,
俸禄不多胜过亲手劳作。
只是遗憾身边亲人和朋友太少,
知道名利的得失都不算重。
阳光洒满窗户松竹的影子,
雪消融时邻舍鸟语声声动。
年岁已长不必说风采减少,
怀念往昔在烟雾中的田野骑马。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境变化。从年轻的奋发有为到中年的沉稳内敛,再到晚年的怀旧感慨,每一阶段都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运用,如松竹、鸟声等自然界的元素,以及月光、霜雪等自然现象,这些都增添了诗歌的诗意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