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送客过江村,小寺无人半掩门。
古佛负墙尘漠漠,孤灯照殿雨昏昏。
喜投禅榻聊寻梦,懒为啼猿更断魂。
要识人间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名为《山寺》,下面是它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山寺
- “篮舆送客过江村”:篮子里装满了行李,送客人经过江边的村庄。
- “小寺无人半掩门”:小寺庙没有人来,只有一扇半开着的门。
- 古佛负墙尘漠漠
- “古佛”:指的是寺庙里的佛像或雕塑。
- “负墙”:背向墙壁。
- “尘漠漠”:尘土飞扬的样子。
- 孤灯照殿雨昏昏
- “孤灯”:一盏孤独的灯光。
- “殿”:寺庙内的建筑,通常指供奉神灵的地方。
- “雨昏昏”:雨水朦胧昏暗。
- 喜投禅榻聊寻梦
- “投禅”:参禅打坐。
- “禅榻”:僧人坐禅的床铺。
- “聊寻梦”:暂且寻找梦境般的境界。
- 懒为啼猿更断魂
- “啼猿”:指树上的猿猴在夜晚啼叫。
- “更断魂”:更加使人感到悲伤和心碎。
- 要识人间盛衰理
- “要识”:必须理解。
- “盛衰理”:世事的变化规律。
- 岸沙君看去年痕
- “岸沙”:岸边的沙滩。
- “君看”:你来看。
- “去年痕”:去年的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景象和个人心境的诗。首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通过“篮舆送客过江村”和“小寺无人半掩门”,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祥和的氛围。第三句“古佛负墙尘漠漠”和第四句“孤灯照殿雨昏昏”,则通过“古佛”、“负墙”、“尘漠漠”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与思考。
后四句转向内心世界,通过“喜投禅榻聊寻梦”、“懒为啼猿更断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要识人间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则是在反思中寻求智慧,希望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的哲理意味也让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