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换春衫一倍轻,况逢寒食十分晴。
莺穿驿树惺愡语,马过溪桥蹀躞行。
画柱彩绳喧笑乐,艳妆丽服角鲜明。
谁知此日金牛道,非复当时铁马声。
金牛道中遇寒食
乍换春衫一倍轻,况逢寒食十分晴。
莺穿驿树惺愡语,马过溪桥蹀躞行。
画柱彩绳喧笑乐,艳妆丽服角鲜明。
谁知此日金牛道,非复当时铁马声。
注释:
- 乍换春衫一倍轻:突然换了一套春装,显得轻盈许多。
- 况逢寒食十分晴:更何况是在寒食节这样的晴朗天气。
- 莺穿驿树惺愡语:黄莺在驿站的树上欢快地鸣叫。
- 马过溪桥蹀躞行:马匹走过溪桥时,蹄下溅起水花。
- 画柱彩绳喧笑乐:彩绘的柱子和五彩的绳子上挂着彩旗,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 艳妆丽服角鲜明:鲜艳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颜色鲜明,吸引眼球。
- 谁知此日金牛道:谁能知道这一天发生在金牛道。
- 非复当时铁马声:不再是过去那种战马嘶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喜庆的节日景象。诗中的“乍换春衫一倍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换上新衣后的轻盈感;“况逢寒食十分晴”,“莺穿驿树惺愡语”,则描绘了清明时节晴朗的天气和黄莺欢快的鸣叫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马过溪桥蹀躞行”,通过马儿在溪桥上的行走,展示了节日的欢愉氛围;“画柱彩绳喧笑乐,艳妆丽服角鲜明”,则通过色彩鲜艳的装饰和艳丽的服饰,进一步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而是通过“谁知此日金牛道”一句,引出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意识到,虽然现在依然有欢乐和喜庆,但这一切已经不同于往昔。“非复当时铁马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既有欢乐又有怀旧的节日场景,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