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
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
醉著面颜惊少壮,浇馀胸次失峥嵘。
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注释】

泽畔:水边。元非:并非。慕独醒:羡慕独自清醒的人,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散人:指陶渊明。一饮:指饮酒,也指一次饮酒的量。费经营:花费心思,也指酒后失态。苏司业:指苏味道,曾任司礼监丞,官至宰相,曾为李白所敬仰。安得:如何能,怎能得。官如阮步兵:指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是当时有名的清高的隐士。空廊:空阔的长廊。络纬声:指蟋蟀在夜间鸣叫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年),诗人在长安时,因得罪权贵而获罪,被贬谪到浔阳(今江西九江)。他怀着满腔怨愤和孤独之感,来到江边,见夜幕降临,月色朦胧,便借酒浇愁,写下了此诗。

第一句“独饮醉卧比觉已夜半矣”,写他在江边独酌,不觉已到了半夜时分,表现了他孤寂无聊的心情。第二句“戏作此诗”,表明这是一首即兴之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及对仕途的绝望之情。第三、四两句“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说诗人并不羡慕那些只知饮酒而不知世事的人,也不认为自己只是饮酒而已,而是费尽心思,精心经营。这两句既点题又反衬出诗人对朝廷的愤慨不平之情。接着“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二句,诗人以苏味道与阮籍为例,表明自己不愿做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两句“醉著面颜惊少壮,浇馀胸次失峥嵘”,用拟人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老之将至”,而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也随之失去了光彩,显得暗淡无光。尾联“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写诗人躺在长廊上,听着蟋蟀的叫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惆怅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幽远,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愤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